AI大模型融入智能电视对运营商数字家庭服务的影响与启示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3.28 09:35 来源:天翼智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5年2月,国内头部电商厂商海信和长虹先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再次引起业界对智能电视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国际上,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纷纷宣布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的计划,头部电视厂商也从 AI 大模型和芯片两方面持续深化 AI 功能布局,AI 电视产业兴起。‌

本文分析了AI大模型落地智能电视对电视行业的影响,认为智能电视对运营商数字家庭服务领域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并从生态、数字家庭控制平台和端侧算力共享机制探讨运营商可优化的方向。

AI大模型全面融入智能电视,头部AI厂商和电视厂商加快布局

1.头部AI大模型厂商纷纷布局电视端

AI大模型厂商如谷歌、微软、OpenAI、DeepSeek等巨头相继与电视厂商展开合作。谷歌在 CES 2025 展示了AI 电视相关内容,计划在 2025 年底于 Google TV 设备发布新 Gemini 功能。微软则主要跟韩国电商厂商如三星和 LG 展开合作,在其旗下电视中导入微软 Copilot 功能。OpenAI 与三星合作开发 AI 电视,计划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对话式助手、多任务支持、实时翻译、个性化健康建议和定制娱乐等功能。国内的科大讯飞也与韩国电视厂商三星进行合作,提升人机交互能力,提供影视音乐顾问服务,打造 AI 健康助手和智能家居管理者。新近爆火的DeepSeek也已正式接入海信、长虹等国产电视机厂商。

表1 AI大模型厂商布局电视端AI功能

c05964e6390ec311f459ad9a364bad26.png

2.电视厂商AI大模型和AI硬件双轨布局提升电视智能化水平

国内头部电视厂商引入和自研AI大模型并行。如海信、TCL 、小米、华为等从 2024 年起纷纷加强 AI 功能,除引入头部AI厂商的大模型之外,还自研大模型以满足其个性化功能的开发需求,如海信的星海大模型、TCL的全识AI大模型、小米的小爱同学、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等。

除此之外,电视厂商还从AI硬件方面进一步强化提升智能电视的AI交互和视听体验,包括:1)在旗舰机型中广泛搭载性能更强、集成NPU模块的主控 SoC,以强化在智能交互、视听体验等方面的 AI 运算能力。2)搭载提升画质的独立AI芯片,以提供更好的智能声光控制能力。

AI大模型融入智能电视在两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影响1:AI技术推动产业链技术升级,重塑电视产业价值。

从产业侧来看,AI电视兴起引发产业链深度变革及各环节价值提升。在芯片环节,主控SoC需集成NPU单元,算力要求提升3-5倍;联发科、华为海思等厂商已推出专用AI电视芯片方案。显示模组环节,Mini-LED背光控制分区从2048向10000+演进,TCON芯片传输速率需提升至40Gbps;海信信芯AI画质芯片实现4096级光控精度。主板设计环节,PCB板层数从6层升级至8-10层,高频高速材料使用量增加50%。这些都会推动各环节硬件价值提升,如有机构预测,AI嵌入会带动芯片单价上涨30%以上,单机主板价值量提升至65-80美元。

从用户侧来看,AI电视满足了用户对智能交互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推动电视销量重回增长轨道。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电视厂商期待AI大模型能重塑大屏价值,AI功能因而成为核心卖点;而用户对智能交互、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推动电视厂商在2025年新品中普遍预装AI系统。有机构预测,2025年电视全球出货量增幅将达1.5%以上,AI电视渗透率有望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25%。

影响2:AI技术应用已从画质优化扩展到全场景服务,电视将从显示终端向智慧中枢转型。

AI大模型是智能电视进化的分水岭。在其融入智能电视之前,智能电视主要借助AI技术提升画质,AI画质芯片成为部分高端电视的差异化配置点。随着其算力提升及AI大模型融入,AI技术应用从视听体验的提升,扩展到交互方式和智能应用等全场景,在三个维度实现了重大突破:

传统的视听体验方面,电视可以感知用户观看环境,自动调整画面、实时调整音、视频输出,让用户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获得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交互方式方面,实现了交互方式的多元化;一是部分品牌电视实现了姿态识别、手势控制等交互方式,如索尼和华为;二是借助AI智能体突破传统指令式语言对话瓶颈,达到“真人助理”式的自然对话交互,为儿童教育、游戏、影视搜索等家庭大屏需求提供智能化助手服务,大幅度提升了电视在具体场景下的个性化交互能力;三是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够根据简单甚至模糊的语言指令,在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实现后续一系列操作,如控制、协调其他家居智能设备等,从而实现跨场景任务规划和联动。

智能应用方面,拓展电视端智能应用,包括AI创作、直播购物、实时翻译,及多平台融通适配、多屏互动等。

这些功能和体验的突破,尤其是交互方式和智能应用的场景创新,促进了家庭智能场景的融通,不仅让电视向家庭娱乐中心升级,也标志着电视从显示终端向家庭智能中枢的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智能电视发展对运营商数字家庭服务的影响与建议

智能电视嵌入AI大模型,其创新的交互方式、及其娱乐、健身、工作、购物等全场景服务模式,将推动电脑、手机等小屏向电视大屏转移,从而使智能电视不仅稳固其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地位,而且从显示终端向家庭智能中枢转型。

智能电视的这种变化对通信运营商来说,既是机遇,也伴随着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运营商需要在基础网络、平台、生态、边缘计算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以抓住这一波智能化浪潮带来的数字家庭红利。

1.智能电视推升了数字家庭行业热度,机遇与挑战并存

推升了数字家庭行业热度,有利于运营商借势推广自有数字家庭业务。AI大模型落地智能电视,将会加速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发展,推动电视成为智能家居核心入口。一是智能电视可以作为家庭的中央控制中心,能够连接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安防系统等),从而实现对整个家庭环境的智能化管理。二是场景联动,智能电视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实现多种场景模式,如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视启动“回家模式”,自动开启灯光、调整空调温度等。三是数据共享,智能电视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共享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家庭环境的状态,如空气质量、能耗情况等。

这些创新性场景应用,进一步推升了智能家居的行业热度,培育了数字家庭的市场需求;既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也有利于运营商借势推广宣传自有数字家庭业务。

智能电视对基础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会对运营商高清视频业务形成较大冲击。智能电视融入AI大模型,在交互、场景联动、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无疑使得电视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不仅会大幅增加数据流量,而且对基础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运营商需要加快普及千兆网络。但同时,智能电视加载了更多的内容应用,互联网电视+多屏融合的发展方向,有可能对运营商的高清视频业务形成冲击,从而有彻底沦为渠道的风险。

2.数字家庭控制平台将成为该业务领域破局关键

从交互和内容资源两方面进一步提升IPTV业务吸引力。内容方面,面对电视端智能应用向直播购物、实时翻译,及多屏互动等方面的拓展,运营商的高清视频业务需要持续聚合新的内容资源,并开拓更多应用领域,如支持用户访问和搜索更多内容源等,以应对智能电视带来的潜在威胁。交互方面,借助机顶盒植入大模型,提升和优化高清视频在交互方面的劣势,以维持现有客户的参与度,避免客户因交互体验不佳而转向通过嵌入大模型的智能电视终端来满足其音视频内容需求。

打造数字家庭控制平台,构建运营商数字家庭生态体系。无论是智能电视、智能音箱,还是智能家电、智能安防,对用户来说,最普遍的痛点是需要安装的APP多、应用的平台多。运营商作为基础网络提供商,构建数字家庭平台具有天然优势,可与各种终端厂商、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第三方开发商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