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有了毫米波! ——北京移动成功完成低空领域毫米波感知技术对比测试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2.21 11:12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与中兴通讯合作,在北京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区引入高频(26GHz毫米波)通感网络,完成了与现有低频(4.9GHz)通感网络的对比应用测试。测试探索了不同频段通感技术间性能互补的可行性,为未来部署多频段场景化低空通感网络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为5G的重要频段之一,26GHz毫米波因其独特的波长和频率特性,可提供超大带宽、更高传输速率和更低时延,常被用于支持高速低时延的无线通信业务。在今年的哈尔滨亚冬会上,26GHz频段毫米波试验频率被首次用于8K转播、通感一体、高中低频段协同组网等前沿业务。

本次测试对26GHz和4.9GHz下的网络感知能力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显示,26GHz由于频段高、波长短、波束窄,能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目标探测精度,与无人机精准定位、环境感知等业务适配度较高;4.9GHz频段覆盖范围更大、数据传输损耗小,在感知距离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由于推广时间长,技术和设备的成熟度更高,建网成本更低,商用化进程更快。26GHz和4.9GHz高低频协同,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能构建更高效灵活的通感网络。

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区内每天都有大量的无人机测试,如何既能对这些无人机做到精准识别和高效管控,又能满足各类不同业务的差异化需求,这对“指挥中枢”通感网络的速率、时延以及容量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此次测试的基础上,未来高低频段协同的通感网络一旦部署,将以更大容量和更高精度为园区内无人机和空域管理提供高效网络支持,满足各类低空业务需求。

image.png

image.png

北京移动项目负责人表示,本次测试不仅有效验证了高低频通感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差异化能力,也是北京移动在5G网络发展上的关键技术储备,它为未来5G网络超高速通感网络的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成熟,高频通感技术将与现有的中低频段形成互补优势,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立体交通监控等大型综合业务场景,为北京市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