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主导的首个视频通话服务质量客观评估监控模型国际标准成功结项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2.20 16:5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第12研究组(SG12)2025-2028研究期第1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国际电信联盟(ITU)的43个国家成员、13个部门成员、其他标准化组织和特邀专家共数百名代表参会。会上,由中国移动主导的视频通话服务质量客观评估标准《用于视频通话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的计算模型》成功结项,形成ITU-T标准建议书P.940。该标准为全球首个针对视频通话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估监控模型国际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视频通话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估提供了新的标准依据。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视频通话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无论是个人日常的情感联络,还是商务场景的远程会议协作、亦或是教育领域的远程教育开展,以及医疗行业的远程会诊实施,视频通话服务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视频通话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与深化,对其服务质量和体验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的需求愈发迫切。当前,在视频通话服务领域,ITU-T标准建议书G.1070是仅有的相关客观模型标准。然而,G.1070标准本质为规划模型,不适用于实际视频通话服务的客观质量评估与监控需求场景。

中国移动研究院凭借在视频通话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实力,联合武汉大学、法国电信、乌拉圭共和国大学和蒙得维的亚大学开展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一套国际化的视频通话质量主观数据集,并基于该数据集共同研究开发用于视频通话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的无参考计算模型。P.940标准提出的模型全面考量了媒体流、传输网络以及终端等多方面关键影响因素,能够综合音视频媒体质量和交互体验质量多重维度对视频通话整体体验质量进行精准且高效的客观评估。该标准可广泛应用于视频通话服务质量监控,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估工具,协助定位质量问题,实现高效的质量自检与优化,助力视频通话服务领域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外,在P.940标准研制期间用于视频通话质量主观数据集构建的主观评测方法也经过了梳理与总结,形成了标准增补件P Suppl.31《视频通话服务中音视频通话质量的主观评价》并成功结项。该标准增补件为视频通话类应用的音视频通话质量主观评价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方法指导,同时也为测试环境的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望未来,视频通话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客观评估与质量监控作为保障视频通话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持续推动视频通话服务质量和体验质量的提升,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沟通体验,助力数字时代的沟通桥梁更加坚固和畅通。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