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网《中国神气局》,看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使能油气行业智能化实践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3.19 17:5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加号后面几乎可以是任何一个产业、行业,空间非常广阔。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加快重塑产业生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两会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过去一年,AI大模型的风靡全球,为人工智能实现产业落地再添了一把火。也就是说,央国企在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关键是要用好大模型,从而真正发挥“头雁领航”的作用。在央视网《中国神气局》两会特别节目中,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联合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智能化实践,为千行万业的大模型应用之路提供了一个借鉴范本。

1710842314287.png

积累数据、构建模型

中油测井探索油气行业智能化新路径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简称“中油测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资的测井专业化技术公司,是典型的央国企。作为测井国家队主力军,中油测井持续推动信息数字技术与测井产业深度融合。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产和关键生产要素。中油测井凭借多年积累,已建立了国内外最大的测井数据平台,汇集了超过百万井次的宝贵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涵盖了能源信息,还包括了油、气、各类矿产、金属、非金属矿物以及煤炭等多种资源信息。

节目中,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周军说,通过深度挖掘这些跨越百年、价值密集的数据,中油测井能够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为能源开发、资源管理和行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这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任务。

在传统的人工数据分析基础上,中油测井探索了智能化工作的新路径。智能化为中油测井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盆地的横向分布不规则、地质特征复杂,导致油气勘探发现及开发难度升、人工智能建模难度大且泛化性不足,难以规模性推广应用。因此,模型的建立不仅过程繁琐且工作量大。”周军表示。

深入行业、聚焦场景

中油测井的测井大模型验证

测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周军认为,企业领域级的大模型能够直接赋能核心业务,而油气大模型需要具备以下三点。首先,模型必须与油气行业的专业知识体系无缝对接,深入理解地质全体系知识,并能够融入地球物理测井的专业技术知识。其次,大模型需要融合多模态、多专业的知识,如语言处理、多模态分析和科学计算,以赋能企业发展。最后,大模型应具备实用性,能够轻松接入企业级数据,并进行持续训练以增值。

“我们与华为合作尝试通过盘古大模型构建测井大模型来解决油气问题时,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周军表示,测井大模型的初步技术验证证明了大模型下的人工智能能够更快更好辅助生产业务场景如层位划分、参数计算、油气识别。这种大模型预测的精确性和泛化性的特性增强了中油测井做测井大模型的信心。

人工智能技术现在进入了爆发的阶段,行业与人工智能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正如华为混合云副总裁胡玉海在节目中所说,华为投入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研发,理念就是AI for Industries,即通过AI技术使能行业。华为也希望能使能油气行业和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实践,为油气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强劲动力。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