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在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3 中国信通院 ICT + 深度观察报告会”主论坛上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无线和移动领域主席万屹表示,2023 年,我国 5G 将继续加速规模化发展,2、3、4G 用户加速向 5G 转移,2025 年我国 5G 用户渗透率超过 50%。
聚焦未来ICT行业的发展,万屹提出了五点展望。
一、2、3、4G用户加速向5G转移,2025年我国5G用户渗透率超过五成。
预计未来 2~3 年内将实现 5G 的个人终端应用和数字内容的创新突破,而且全球移动用户数在 2022 年将超过 85.8 亿,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91 亿;预计 2025 年全球 5G 移动用户数将突破 23 亿,在全球移动用户数占比接近三成。
万屹预计,我国移动用户数在 2022 年将超过 16.9 亿,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7.1 亿,预计我国 5G 移动用户数将在 2025 年超过 4G 移动用户数;预计 2025 年,我国 5G 用户将超过 9 亿,5G 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 56%,而且大型企业渗透率也超过 50%。
二、流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我国DOU有望突破20GB
万屹认为随着 5G 应用的不断探索,新型终端、内容的逐渐成熟,预计将涌现出一批对网络性能要求更高的创新应用,同时现有存量应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特别是视频类应用结合 5G 现网性能、在帧率、码率、分辨率等方面提升应用指标。
当前,运营商多地分公司 5G 分流比突破 30%,部分城市超过 50%。预计月均移动数量增速在 2022 年稳定保持在 20% 左右,随着运营商逐步降低 5G 套餐资费,移动数量流量增速将缓步回升。预计月均流量将持续增长,2022 年月户均流量有望达到 15GB,2025 年 DOU 有望突破 20GB。
三、Wi-Fi 7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场景丰富
万屹表示,Wi-Fi 7 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场景丰富。虽然目前 Wi-Fi 6 技术只持续了不到三年,但产业已经已经开始迁移 Wi-Fi 7。 Wi-Fi 7速度高达30Gbps,支持16条空间数据流,可三频同时协同工作,支持更多无线应用,与5G室内外场景互补,降低成本和功耗。Wi-Fi 7面向极高吞吐量场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迟,包括VR/AR、电子游戏和电子竞技、视频通话会议和远程办公、多个XR融合应用。
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快速演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万屹指出,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在快速演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蓝牙为例,蓝牙占领物联网低功耗应用市场,获得了可穿戴等低功耗短距无线技术的绝对地位,适配物联网应用,最新蓝牙5.3版本进一步在低功耗传输、定位、音频等应用上快速更新和技术迭代。
五、5G技术赋能传统电信业务,构建新型互动型服务通道
5G时代传统电信业务的内涵被重新定义和延伸,衍生出更加融合、开放的互动型多媒体服务通道。5G消息和5G 新通话作为传统电信业务演进升级的代表,将成为经济社会民生数值化转型的创新引擎。
不仅如此,5G 技术赋能传统电信业务,5G 消息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当前已有 22 个 5G 消息相关行业 / 团体标准立项。5G消息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当前5G消息产业链初具雏形,行业应用进入实践阶段,终端支持取得突破进展,2023年业务普及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