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联合发布复函,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至此,八大枢纽节点均已完成批复,“东数西算”工程进入到正式启动实施阶段。“东数西算”工程将优化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算力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充分释放算力需求,保障我国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经济的发展。
网络之于“东数西算”
与“西电东送”的电网、“西气东输”的管道类似,通信网络是“东数西算”工程实施的重要基础之一,为东西部算力基础设施提供数据传输通道。与水电资源调用不同的是,算力的调用对网络的要求是双向的。也就是说,网络不仅要实现东部数据向西部数据中心的传输,还要承载运算结果的反馈。
提高网络吞吐,保障数据传输质量是算力供给由东部向西部转移,进而优化全国算力供需关系的关键。网络将由传统的为人服务,转变为数据中心服务,这是算力网络的关键所在。为支撑“东数西算”工程的开展,加强算力赋能实践,网络需要面向不同数据中心的互联场景和终端用户的数据中心服务场景,在跨区域间及区域内进行优化,不断提升网络可用性。
网络的相关政策要求
在政策方面,为优化提升我国数据中心网络,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指出“国家枢纽节点之间进一步打通网络传输通道,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推动新型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建设,明确要求“国家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端到端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20毫秒”,并在网络质量提升行动中,专门设置了数网协同工程,以优化网络配置、降低网络时延。
网络的相关产业实践
随着数据中心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客户选择数据中心,进而服务终端用户的关键。近年来,以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网络不断优化调整,以适应“东数西算”等国家政策的要求,进而实现算力泛在可达、服务用户需求的目标。总体而言,产业实践经历了云网协同、云网融合和算网协同的发展历程,当前正处于从网络云化到算力可达加速转变的阶段,而算网一体则是其发展目标。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国数据中心网络云化趋势将不断增强,数据中心算力设施与网络发展将进一步融合。同时,网络将不仅是保障数据传输的通道,也将由被动式的管道向敏捷式的服务转移。因此,网络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保障网络连接,还需要构建更高层次的弹性功能,可以迅速对任意状况做出及时响应,以支持新型业务模式的需求。同时,网络的智能化程度也需要不断提升,以感知算力网络中节点的算力需求,并通过算法实现算力调度,为用户提供更为普惠的算力服务,全面实现算力在国家层面的安全可靠调度。
“算力大平台”形成产业合力
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中心团队搭建的我国首个“算力大平台”已经上线多年,平台具备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的多维度信息采集、监测和供需对接等能力。
在数据公开方面,平台展示了我国数据中心多维度热力图、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指数,以及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数据,有效指引低碳高质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
在网络质量方面,平台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测量体系,该网络测量体系的建设及应用,有望为“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及全国算力调度提供有效支撑。
在供需对接方面,平台已经具备数据中心网络需求协同对接的能力。
为进一步支撑“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需要构建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融合的新型算力网络,为我国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提供保障,进而促进东西联动,实现算力的高效调度,全面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未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中心团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产业界一起制定相关规范、完善供需平台、促进算网协同,助力“东数西算”的部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