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热议5G RedCap:化繁为简,让5G轻装上阵(附:优秀产品方案新鲜出炉)

责任编辑:朱文凤 2023.08.25 07:11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24日,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5G 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5G RedCap商用进程、行业应用、市场前景及上下游产业生态等方面,以“拥抱5G RedCap新机遇 共赢物联网产业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信通院、运营商、设备厂商、芯片厂商、测试厂商等专家齐聚一堂,为5G RedCap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各方观点碰撞,现场气氛火热。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表示,5G RedCap随5G R17标准冻结而面世,之后进入标准演进、技术验证、终端研发,以及商用预演阶段。作为轻量级的5G技术,RedCap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几年将是规模化发展的机遇期。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343.png

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 刘启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侠宇以《RedCap行业应用蓄势待发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RedCap产业进程持续推进,预计2024年有望形成规模商用。目前,形成了模组终端双向发力的局面。其中,RedCap 5G模组包括通用模组和定位模组,终端产品类别涵盖了数据终端、视频终端、电力终端等领域。在电力领域,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信息量爆发式增长,RedCap能够满足数字电网大规模部署的低成本和低时延的两大关键诉求,将全面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海量通信业务。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604.png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李侠宇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行业研究总监李喆以《夯实生态基础,共促RedCap加速商用》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中国电信的RedCap的产业推进将以场景方案为牵引,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在场景方案上,形成从场景需求挖掘到场景标杆打造,再到场景规模复制的发展路线,不断推动基于RedCap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与场景应用深度结合。在生态建设上,以检测认证、行解孵化和生态汇聚为抓手,促进产品优化和加强各方深入合作,打造双赢局面。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838.png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行业研究总监 李喆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曹蕾以《把握RedCap发展新机遇,共拓万物互联新蓝海》为题进行了演讲。她表示,5G RedCap轻量化通用模组立足低成本、低功耗,统一通信能力、硬件封装、电气接口,有助于提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业技术门槛,广泛适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国移动聚焦技术、标准、产业、测试、应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一体化布局,推动RedCap技术成熟、产业繁荣和应用加速。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1056.png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曹蕾

中国联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仇剑书以《轻联万物,场景化助推RedCap能力成长》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RedCap能够适应中速物联网场景的实际需求,降低终端侧5G模块的成本和功耗。中国联通已全面启动“5G RedCap轻联万物2025”行动计划,以技术能力为引领,网络建设为基础,加速推进包括工业网关、电力网关、摄像头、车载终端在内的场景应用。中国联通在生态合作、标准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全力加速RedCap的商用进程。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1293.png

中国联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仇剑书

中兴通讯无线产品技术总监 张炯以《5G RedCap: 助力产业升级,共创发展新动能》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中兴通讯提供了高完整度解决方案,助力RedCap从“能用” 到“好用”,并扎实走好技术研究验证的每一步,持续推进RedCap商用,在关键技术研究、联合技术验证、端到端商用验证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研究与应用。未来,RedCap大有可为。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1483.png

中兴通讯无线产品技术总监 张炯

高通技术公司技术市场总监张文涛以《携手产业伙伴加速NR-Light商用落地》为题目发表了演讲。他表示,NR-Light提供更灵活的5G物联网性能和复杂度特性组合,能够扩展5G生态以连接更多层级的终端和服务。此外,NR-Light填补了高速连接的移动宽带终端与极低带宽的NB-IoT终端之间的空白。与传统的移动宽带终端相比,搭载骁龙X35的NR-Light终端外形更小巧、成本更低、续航更持久。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1698.png

高通技术公司技术市场总监 张文涛

VIAVI公司大中华区无线事业部产品专家付文强以《TM500 RedCap无线网络端到端测试》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从早期研发测试到后期复杂场景的混合测试,VIAVI产品线可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VIAVI推出用于5G RedCap的设备仿真——基于TM500网络测试平台,被广大网络设备制造商用于基站性能测试。在会上,他分享了对RedCap未来商用可以起到保驾护航的容量测试3个典型场景,通过升级后的TM500,RedCap设备测试可无缝集成到现有测试环境中,进一步加速了RedCap的采用。

V3让5G更轻,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1)(1)1966.png

VIAVI公司大中华区无线事业部产品专家 付文强

万物互联时代,作为轻量级5G技术,RedCap将赋能更多行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发展。但RedCap的规模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产业界应联合起来,共创5G RedCap发展新局面。

作为ICT产业的推动者和见证者,通信世界全媒体特组织了“5G RedCap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甄选活动,面向产业征集创新、优秀的5G RedCap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遴选出十二大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5G RedCap技术与物联网应用创新研讨会”上公布,以期进一步推动5G RedCap的规模化商用。(排名不分先后)

e1160397986dc05c538da675128ed61e.jpg

骁龙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单位名称:高通公司

简介:高通公司于2023年2月推出全球首个5G RedCap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35,为当今极致的5G性能与复杂度之间带来了补充,从而更好地满足中端用例的需求;骁龙X35也为OEM厂商提供了取代LTE CAT4+终端并向5G迁移的长期解决方案,最终推动5G普及并加速向统一的5G网络转型。与传统的移动宽带终端相比,搭载骁龙X35的RedCap终端外形更小巧、成本更低、续航更持久。凭借优化的设计和突破性能,骁龙X35正助力推动新一轮智能网联边缘终端的扩展,赋能广泛用例和场景。

d11321cb6ccfdad84709d380df54c215.png

OneMO RedCap模组MR880A

单位名称: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简介:MR880A 5G RedCap模块是一款专为5G应用场景而设计的5G Sub-6GHz模块。MR880A采用3GPP Release 17 RedCap技术,支持5G和4G双模,支持5G NR和LTE-TDD/FDD国内频段,满足国内运营商使用需求;兼容5G和4G主流通信模组,适配性强,可以帮助客户提升终端开发速度;支持多种5G融合能力,包括uRLLC、网络切片、5G LAN、高精度授时等,集成多种标准工业接口,并支持Windows/Linux操作系统下的USB和PCIe等多种驱动和软件功能,可极大地拓展其在IoT和eMBB领域的应用范围。MR880A是低成本的5G通信模组,成本较现有5G NR模组降低50%以上,将推动5G规模应用。

f023578fbee68e4b15ed9ab1ef85e568.png

5G RedCap模组Rx255C系列

单位名称: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Rx255C系列是移远通信推出的首款5G RedCap系列模组,基于骁龙®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在提供卓越的无线连接能力和低时延通信的同时,对产品的尺寸、耗能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优化,有助于推动5G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该系列模组优化了天线数量,降低了发射和接收带宽,实现了成本和性能之间的良好平衡。并且,该系列模组成熟可靠,不仅率先完成了RedCap端网兼容性现网测试,还通过了多家测试仪器公司开展的RedCap各项性能测试,为RedCap在中高速物联网领域的加速商用奠定了基础。

f0ee90c42ab801ba0c3f3bd776aa8f69.png

鼎桥5G RedCap MT5710系列模组产品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

单位名称: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简介:鼎桥模组为RedCap发展筑定了坚实的基础。鼎桥5G RedCap MT5710-CN系列模组基于3GPP Release 17技术,支持5G SA组网,向下兼容4G。该模组采用国产化器件,通过双天线设计,降低产品复杂度,实现产品低成本,降低产品功耗,适合中高速率场景,可应用在工业制造、安防监控、电力行业等领域。

0884e56ea5e22420c6d075dab940bc1a.jpg

雁飞5G RedCap电力网关

单位名称: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雁飞5G RedCap电力网关是一款面向工业和电力场景的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小尺寸的专用型电力终端,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接口,可以与不同厂家的设备进行无缝集成和对接,可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功能定制和扩展,满足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要求。该产品全面支持5G多DNN切片、5G LAN、高精度B码授时等5G原生能力,兼备中高速率场景下的低时延要求,同时,依托RedCap技术缓解5G成本、功耗压力,可满足电力差动保护、电力自动化配网等场景应用需求。

f43fed9d017be179862c3e48c960a89c.png

RedCap网关终端CTW-GW-01

单位名称: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CTW-GW-01 RedCap网关终端,由天翼物联终端模组产品团队研发打造,是天翼物联加快从物联走向智联,引领RedCap连接升级,率先融合5G RedCap接入技术、Wi-Fi6技术、路由技术、交换技术、安全技术等多种网络应用技术的智联业务产品。

产品以天翼物联AIoT平台能力为底座,无缝衔接天翼物联自研组网管理平台,支持端云协同,自带4个千兆以太网口,支持802.11a/b/g/n/ac/ax协议,一键MESH无线组网,并支持串口数据采集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备份专线、企业远程安全办公、多分支跨域快速组网、远程内网设备调试、远程控制、工业互联网C/S互联、远程移动医疗等场景。

58845ee0727bae91936aafe0d0f8d24b.jpg

5G RedCap室内扩展型微站

单位名称: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简介:5G RedCap室内扩展型微站是业内首款基于国产PC802平台打造支持3GPP R17 RedCap功能的室内扩展型微站产品,具有绿色低碳、低成本和国产化等核心优势。在5G网络建设中,该产品不仅可以增强室内深度覆盖,加快5G网络部署速度,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提供5G RedCap的网络体验,赋能多样化行业应用。目前基于3GPP R17的基站版本已完成与多款商用5G RedCap终端的对接,完成多种业务对接及业务验证。

9b37ed53cf520dd98b780b5df9129879.png

“基础+增强+叠加”:中兴通讯高完整度RedCap解决方案

单位名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中兴通讯已推出RedCap商用版本,支持RedCap基本功能、增强功能及叠加面向行业应用的定制功能,助力RedCap匹配多行业场景,持续拓展5G物联边界。RedCap基本功能可实现终端高效接入5G网络;增强功能从RedCap与eMBB的共存出发,容量上,非对齐MU-MIMO可带来50%的空分增益,覆盖上,多维度补充RedCap上行单发带来的覆盖下降,节电上,复用eMBB节能技术,探索更多的节能空间;叠加的定制功能包含面向电力、工业场景的切片、高精度授时、URLLC、FRER等确定性保障功能,面向可穿戴领域的VoNR等功能,推动RedCap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加快RedCap规模落地中高速物联场景。

b7cfc2a98d46f3b03bd1c43aa2a230bc.jpg

5G RedCap终端产品一体化成熟测试解决方案

单位名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通过大规模的技术验证和产品测试认证来保障RedCap产业持续迭代国内商用需求,是RedCap技术从启蒙到成熟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联通打造了六位一体的全流程贯穿体系,以端到端技术研究为切入点,以实验室仪表测试、模拟网测试为关键支撑,从规划引领、标准牵引、试验验证、测试认证、商用服务到生态构建全闭环,形成终端产品一体化测试方案,可有效支撑RedCap行业快速落地。

222cd0a7ca34a7913b1c9733bff04ef2.png

TM500 RedCap端到端网络测试方案

单位名称:唯亚威通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简介:TM500 RedCap端到端网络测试方案是由TM500(RedCap终端模拟器)+RDA(应用模拟及评估设备)+5GC(5G核心网)共同组成的RedCap无线网络综合测试方案。TM500 RedCap测试方案基于TM500产品通用硬件平台,通过软件灵活部署/升级可以满足RedCap功能开发、多用户性能优化验证、版本回归测试、版本发布前防护等各个测试场景需求,也可以进行RedCap商用部署前的实验室测试验证。

a090b18d0d4d9c22df98e3b12fc7fc0c.png

5G RedCap赋能海油工程,打造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

单位名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简介:天津联通利用5G RedCap技术赋能海油工程打造了一套生产业务融合网络的5G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体系。该解决方案深度结合了中国联通5G+大数据+AI能力,集成了5G RedCap+视觉质检、5G RedCap+无人行车、5G RedCap+机器人巡检、5G RedCap+智慧安全等典型工业场景应用。方案在工厂智能生产、工厂内部生产管理两个方面实现价值创造,大大降低了设备复杂度,节约信息化改造成本,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83b17b2eff3e15d4070b92873607b702.png

基于RedCap的视频专网方案

单位名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简介:RedCap技术具有低成本、易于部署和维护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视频专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RedCap视频专网通过云端平台的支持,实现视频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处理,同时与边缘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和协同,提高视频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RedCap视频专网集成加密技术和认证机制,确保视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RedCap视频专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视频监控项目。

微信图片_20230825071255.png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