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年来,随着空域改革的推进,低空经济在我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领域。与国际上侧重于城市空中交通不同,我国更注重将空域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深度挖掘其经济潜力。今年以来,全国已发布300余项政策文件,全力推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12月18日,在2025 ICT行业趋势年会低空智联网创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演讲表示,目前低空前景良好,需要各方共建低空智联网的联合产业生态。
“三通一平”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良田”
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时代的变革往往伴随生产要素的转变。农业时代,劳动力和土地是核心生产要素;工业时代,技术和资本要素叠加,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如今,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
杜加懂表示,空域如同土地,具备生产要素属性,山东平阴将空域30年运营权出售,更是彰显了其经济价值。然而,当前空域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如厦航大厦空域限飞等情况,表明空域开发和数字化迫在眉睫,需对空域进行“三通一平”,将其打造成适宜低空经济发展的“良田”。
在应用形态方面,低空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并呈现显著发展趋势。
一是应用范围从区域非管制走向广域管制拓展。例如,农林植保作业曾是无人机应用的主要领域,如今城市间物流、载人飞行等应用逐渐兴起,但北京四环内等管制空域仍面临诸多管制问题亟待解决。
二是业务模式从单机业务迈向网络协同化业务。以往农田中飞手操作无人机的场景,已逐步被无人化飞行、无人机巢配送及一键巡线等网络化协作模式所取代,未来上空将有大量无人机相互通信、协同作业。
三是功能从载物向载人延伸。尽管载人飞行面临更高的安全风险和装备要求,但小鹏汽车等企业已开展相关探索,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基于这些发展趋势,低空经济应用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梯队。农林植保和行业巡检处于第一梯队,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并向网联化业务转型;物流、文旅和城市治理属于第二梯队,装备成熟度较高,但受空域管制和商业买单方限制,处于探索期,市场前景广阔;空中载人交通处于第三梯队,因装备处于试航和运营初期,加之用户习惯培养及安全因素考量,目前尚处于规划起步阶段,预计2030年左右迎来小规模商用。
构建低空智联网 加速低空经济发展
支撑低空经济应用发展,构建低空智联网是关键。作为低空经济数字化的底座,低空智联网由终端、网络、平台、算力等构成端到端信息化系统,涵盖通信网、感知网、导航网、算力网和气象网五大网络,主要实现低空数据传输与处理、飞行器感知与定位、路径规划计算等功能,是低空物流、城市治理、空中交通等应用的重要支撑。
在技术路径选择上,5G/5G-A以其网络容量大、传输时延低、可靠性高的优势,成为通信网络的核心,融合WiFi、小无线等构建融合网络;感知网络采用“5G-A+雷达+视频”等融合感知体系,以满足不同场景精度与力度需求;导航网则以北斗高精度导航为基础。
在发展节奏上,低空经济初期以航线制为依托逐步铺开,呈现点线面的发展态势。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各运营商形成建设方案,突破技术与政策瓶颈,针对不同空域高度的业务需求制定差异化覆盖方案;第二阶段,在部分地区实现常态化运营,促进网络、应用与空管深度融合,探索规模化运营模式;第三阶段,构建全域无缝覆盖、常态化运营的低空智联网,开展延续性研究并进入商业正循环。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需各方协同合作,共同构建低空智联网联合产业生态。通过在实验区内打通应用方、空域管理方、空管方、民航和通信等部门间的环节,拉通需求与建设,形成完整方案与标准,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低空经济在我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开创低空发展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