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1月13日,在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晓云表示,当前6G已经从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入到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商业价值既是6G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6G相关工作必须围绕商业闭环去思考。围绕6G如何实现商业闭环以及标准化,她也分享了最新的思考。
王晓云认为,探索6G商业闭环的最大难题体现在商业价值如何挖掘和判断。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运营商基于业务发展不同、国家地域不同等因素,对6G的期望不一且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一些运营商更关注新兴及现有业务如何增收,而另一些则更注重网络如何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等。基于对6G业务的商业价值挖掘与期待不同,不同运营商对6G网络发展路径的选择也存在差异。不仅如此,6G应用场景更多样、候选技术更复杂,6G时间节奏如何把握也有待行业思考。
面向6G如何实现商业闭环,王晓云提出了四点思考。
智能体是驱动6G发展的新动能。王晓云认为,6G将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6G引发服务范式变革,将使能AI成为泛在普惠的社会级服务,6G还可为AI提供泛在连接以及泛在算力、从而实现“网络无所不达,AI无所不及”。AI引发生产力变革,AI赋能下的6G有望突破极致性能瓶颈,提升网络运行效率,降低网络运维成本,AI还可成为6G内生能力,成为关键生产要素。
智能体将深刻改变网络的信息交互及能力要素,对此,6G需要围绕信息要素变化、流量方向变化、组网模式变化的新交互范式,算力需求剧增、数据采集和存储难、多智能体协作面临挑战的新能力要素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开拓智能时代新蓝海。
从关注功能到关注网络整体性能。王晓云认为,6G的能力指标不是对单点技术要求,而是对网络端到端的系统要求,需要考虑如何在网络能力、网络效率和网络质量这三者之间寻求整体效能的最优解。
“至简”是网络降本增效的关键。传统网络在界-域-层的隔离降低了系统设计难度,但一定程度也降低了系统运行效率增加了网络实现成本。例如传统的网络架构往往将核心网与无线网严格分离,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系统的实现,但在业务多样化和IT化的背景下,却导致了网络的复杂度不断增加。对此,王晓云认为应探索更高效的协同机制,实现至简设计。
网络平台化实现网络可定制、能力可插拔。不同运营商有不同需求,同一个运营商在不同场景下又有不同需求,在多元化的需求下如何实现规模优势,王晓云认为发展平台化的网络来实现网络可定制、能力可插拔是一个未来趋势。
最后,提及6G的标准化演进,王晓云认为应以终为始,以SA1研究为契机,5G痛点问题、新兴业务(智能体为代表)需求为导向,加强业务研究,尤其是以业务的端到端流程贯通指导标准设计并加强未来网络形态研究。应强化系统性,基于强化整体效能的考虑,强化跨不同标准组织/同一标准组织不同工作组之间的协同,在业务研究、整体效能、架构等层面实现端到端打通。应强化至简,避免功能选项堆叠式增加,系统设计上加强跨界/域/层的至简协同。应把握节奏,确保6G首个标准有充足时间,确保版本归一、选项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