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算网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衡量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关键要素。算网城市的建设,不仅关乎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更直接影响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算网究竟如何重塑城市未来?它又如何成为推动城市智慧转型的强劲动力?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开放数据中心标准推进委员会(ODCC)联合发布的《算网城市指标体系与典型案例(2024年)》(以下简称《指标体系》),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为未来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份答案。
城市运力网络:算力流动的“高速公路”
算网城市的崛起,是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算网监测机制,开展算力设施运载力评估,围绕重点区域和城市,打造一批算网城市标杆。
其中,城市运力网络作为算网城市的承载底座,对于丰富算力调用途径、提升产业赋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地纷纷聚力运力网络建设,推动建设城市“传输动脉”,以实现算力资源的快速、高效、协同配置。
以北京市为例,该市协同打造京内“1ms”、环京“2ms”、京津冀“3ms”的低时延、大宽带、高可靠智能算力生态体系,为区域内算力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市则已打造“5-10-20”三层“时延圈”,实现了与全国多个重要区域的快速连接。深圳市和呼和浩特市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时延圈建设目标,通过优化通信网络结构和带宽,打造毫秒级时延圈,为算力资源的快速响应和高效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无独有偶,面对部分东部沿海城市算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多地通过算网城市建设,探索“算力飞地”等运营模式,实现算力资源的跨区域配置和高效利用。杭州市与宁夏枢纽合作探索“算力飞地”发展模式,既推动了自身算力结构的多元配置,又提升了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能力。同时,杭州市还搭建了普惠型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实现了高效普惠新型算力网络的建设。内蒙古则发挥算力资源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优势,与北京形成“前店后厂”的算力服务发展模式,构建了北京算网城市发展新模式。
此外,各地还在不断加强用户入算网络的建设,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网络新技术应用,提升网络入算能力。在算间网络方面,各地通过应用OTN 400Gbps、C120+L120光传输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算间网络的高速互联能力。而在算内网络方面,智能无损网络、超融合网络等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海量数据的集中处理能力,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运力网络作为算网城市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算力资源高效流通的“传输动脉”,更是实现城市算力、存力等资源高速敏捷、泛在协同的关键。通过构建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的网络体系,城市运力网络有效促进了算力资源的跨区域配置与高效利用,为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运载力是衡量算力城市资源 调配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指导体系》中,经过初步审核、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9个案例入选“城市算网”典型案例。那么,这些案例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指标体系》中提出,要从六个维度衡量城市算网发展水平,即计算力、存储力、运载力、绿色低碳、算力赋能和发展支撑。
其中,运载力作为六大维度之一,是衡量算力城市资源调配能力的重要指标。《指标体系》指出,运载力涵盖基础网络条件和创新技术应用两大方面。
首先,基础网络条件是算力城市运载力的基础,它决定了算力资源能否在城市内部及城市间高效、稳定地流动。这一条件主要包括国家级骨干网接入情况、省级骨干网接入情况、数据中心网络时延以及数据中心网络出口带宽四个关键三级指标,确保算力资源高效流通。
进一步的,在基础网络条件稳固的基础上,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算力城市的运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技术应用聚焦于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网络覆盖、综合接入站点OTN 100G 覆盖率、城市1ms时延圈满足度、城市全光运力高速端口400G部署情况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网络性能,更推动了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指标体系》的案例中,4个案例凭借全光运力在运载力指标上表现突出。杭州移动打造1ms算网城市,强化网络对算力的支撑;南京移动通过全光1ms城市算网项目,实现一体化服务,提升运力;山西联通利用PeOTN政企精品网,推出创新型教育专线业务,实现校园业务“一跳上云”,满足高清视频、智慧云教育等业务的高品质承载需求。这些案例展示了全光存力在提升算力运载效率、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型算力应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光运力在城市算网建设中成效显著,助力标杆城市算力资源高效流通。标杆城市的实践展示了中国算网发展的蓬勃态势。展望未来,全光运力将持续深化应用,不断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算网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