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秘:是谁切断了红海海底光缆?

作者:包建羽 甄清岚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3.05 08:1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据媒体报道,多条铺设在红海的海底光缆均被切断,其中包括亚欧非1号(AAE-1)、印欧通道(EIG)、非洲-欧洲SEACOM和印度-欧洲TGN-EA6等。

海底光缆中断本不足为奇,但真正让该事件掀起舆论风波的是有关中断缘由的猜测。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早的猜测起源于上周一(2月26日)以色列知名媒体Globes,将这些海缆中断与红海区域的恐怖活动联系起来。

此消息一出,引发众多国际舆论关注,国内媒体也多方跟进。对此,一位中国资深通信网络专家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这几条海底光缆确已中断,但“真凶”存疑,目前媒体观点仅是传言,是没有证据和不可信的。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谈及光缆中断细节,专家透露,目前亚欧非1号(AAE-1)和非洲-欧洲SEACOM/印度-欧洲TGN-EA这两条海缆均在2月24日被中断,且断点位于也门附近的红海区域,而印欧通道(EIG)早已于去年12月份中断,断点位于沙特Jeddah附近,至今仍未被修复。

无独有偶,伴随着舆论发酵,截止2月27日,拥有和运营SEACOM海缆的非洲运营商SEACOM发出声明,指出该海缆的肯尼亚至埃及段落于2月24日发生中断,断点位于红海区域。但该公司尚无法确认造成该海缆此次中断的原因,并称将与海缆维修合作伙伴评估进行维修的可行性。也门电信和信息技术部也于本周二发表声明,否认有关媒体毫无根据的不实报道。

至此,相关猜测基本明晰,但有关海底光缆的安全性话题重回视野。国际海底光缆尽管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但无形中却是连接全球经济的“命脉”,承载着99%以上的洲际通信流量。然而,这些光缆的脆弱性也日益显现。

电信研究机构TeleGeography报告显示,全球每三天就有一条海底光缆受损,其中85%的损坏是由捕鱼设备和船锚造成,其余大部分则是由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而且在类似红海等水深较浅的海域,还可能遭受蓄意的人为攻击。

国际海缆受损将牵一发动全身

相较于关注海缆为何中断,海缆中断后将带来哪些潜在影响和持续性影响应当更引起行业重视。对此,专家表示,红海区域亚欧非1号(AAE-1)等多条海底光缆中断,目前的影响范围仍是可控的,尚未造成任何国家断网或通信网络严重拥堵。比如,非洲运营商SEACOM的声明称,该公司已通过肯尼亚至南非的其他海缆路由恢复了受影响的肯尼亚至埃及这段海缆所承载的大部分网络流量。

不容乐观的是,当前有近20条海缆通过较为狭窄的红海区域,伴随着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以及自然条件的不可控,在恶劣情况下,红海区域存在更大面积海缆中断的可能。因为这些国家的国际通信流量主要是通过红海区域海底光缆通达欧洲,一旦该区域海缆大面积出现问题,当地、包括阿曼和阿联酋等阿拉伯湾国家以及印度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但可喜的是,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的互联网将会出现较严重的拥塞,但不至于断网。”专家解释道,因为这些国家都还有通往新加坡的海缆路由。当然,由于这些国家对全球通信或全球互联网的重要性没那么高,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会导致全球性后果。

此外,专家提醒,除上述阿拉伯国家和印度之外,如果红海区域发生大面积的海缆中断,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通信网络正常运营,由此可能甚至产生重大灾难。

谈及海底光缆对我国的影响,就不得不提起这条途经新加坡-印度洋-红海-埃及-地中海-欧洲的亚欧海底光缆通道,其承载我国至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的国际通信及互联网流量,并且该条通道中的主要海缆系统都通过红海区域,如亚欧三号(SMW3)、亚欧四号(SMW4)、亚欧五号(SMW5)、亚欧非一号(AAE-1)和亨通集团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至肯尼亚和欧洲的PEACE海缆等。且该海缆通道对我国的国际通信至关重要。

专家分析,如果这条通道里的海缆被大范围中断,再加上我国跨太平洋区域海缆网络存在不确定性因素,面对亚欧方向海缆和太平洋方向海缆同时发生大范围中断的极端情况,我国的国际通信将严重受阻,进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灾难。

具体来看,东起中国香港,西至法国马赛,全长2.5万公里,为从印度到希腊的十几个国家提供互联网通信的亚欧非一号(AAE-1),是我国运营商使用量较大的一个海缆系统。若该海缆在红海区域中断,对我国至欧洲方向国际通信有一定影响。如果仅是该条海缆中断尚有回旋和冗余措施,但如果亚欧五号(SMW5)在AAE-1修复前也被意外中断,我国运营商的回旋余地将捉襟见肘。

因此在目前国际局势下,专家建议,我国运营商需要更积极地布局多区域、多路由国际网络,结合我国的区位优势,争取尽量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采用海缆陆缆并重的方式增强国际网络安全性和弹性,使得海缆陆缆具备同等规模的承载能力和路由多样性。

中断海缆维修可能遥遥无期

由上文来看,海缆的重要性溢于言表。但海缆中断,真正令人头疼的还体现在海缆的维修上。受限与地理环境因素与客观条件限制,海缆维修比较困难,和平时期一般需要花费两三个星期、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修复。

专家介绍,除了专业的海缆维修技术外,影响海缆维修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维修船只的航运权和维修施工作业许可,以及维修船只的稀缺性。

由于技术原因,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具备从事海缆维修和施工的技术能力和装备。比如,也门就基本不具备这种能力,当经过也门水域的海缆发生故障,就需要外籍船只进行维修,这就涉及外籍船只在也门水域的航运权和施工作业许可,这些都需要也门政府审批。

“由此,政府对外籍维修船只的审批通常是导致海缆维修时间不可控的主要因素。”专家表示。

另外,专家介绍,全球每个区域可用的海缆维修船只数量非常少并且无法快速灵活补充。全球的海缆施工船基本都有档期安排,在负责建设中的海缆项目施工,偶尔可以在空档期抽调参与维修作业,但船只的跨区域调动也会延长维修的时间。一旦红海地区同时出现多条海缆中断的状况,就会出现维修船只紧缺,需要排顺序落实维修作业,这样将延长海缆修复时间。

而在目前特殊情况下,也门附近的红海区域处于战争和高风险状况,尽管涉事政府声明将不会阻碍获得许可的海缆维修船只在也门水域进行海缆维修作业,但鉴于该区域处于高风险状态,海缆维修船的船主会审慎考虑风险因素,评估在该区域进行海缆维修作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因此,基本可以预测,红海区域出现多条海缆中断后将无法得到及时维修,海缆中断时间长度将远超和平时期,甚至海缆维修遥遥无期。

未来关键在于解决好数据跨境流动

通信海缆作为全球信息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设施,是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通信发展水平和全球竞争实力,还承载着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任。

欧盟上周发布的文件指出,欧洲经济的未来竞争力取决于海底光缆等先进的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因为快速、安全和广泛的连接对于部署诸如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精准农业等等面向未来的技术至关重要。

早在2018年,中国信通院就发布过《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指出全球海缆布局竞争日趋激烈,与全球强国相比,我国的国际海缆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随着后续的国际局势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在国际海缆或国际通信方面的不足不仅未能改善,而且面临更严峻的局面,差距变得更大,风险更大。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极大影响我国内外双循环的经济发展。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党中央部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

谈及目前数据跨境流动的现状,专家分享,我国的跨境数据仍存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人工智能引爆算力、算网需求。当前现有的包括国际海缆在内的国际电信基础设施,从数量和容量上,以及政策上,都无法满足人工智能(AI)对跨境数据流动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放宽电信市场准入特别是国际基础电信市场准入,释放市场需求,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措施,充分利用好国家红利,扶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海缆产业竞争。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