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3年,5G应用扬帆进入收官之年,我国初步构建了央地联动的5G应用政策环境,实现了5G应用在数量及范围的“双提升”,呈现“从外围向核心、从单环节向全流程、从点状部署到片状应用”发展态势,5G融合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拓展了产业发展新空间。
一、5G应用规模化是助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动力
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工业产业升级新周期的到来,目前,我国工业正经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驱动力更迭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正由传统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向集约化增长模式转变,由传统的投资、劳动力等资源大量投入拉动为主转向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全生产要素生产力的模式。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工业原有技术及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5G应用规模发展将有效带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群体创新突破,促进通信技术(CT)、信息技术(IT)、数据技术(DT)深度融合,构建更加扁平化、融合化、全程化的新一代的工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它横向打通了工业的供应链、生产链和营销链,纵向实现了工业领域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贯通,实现纵向订单、排产、物料、产线的实时联动,横向供应、研发、生产、产品服务的数据闭环,构建了全周期、全流程、全产业环节的数据流通环境,打造5G+质量检测、远程操控、无人驾驶、多机协同作业等典型应用,推动厂内柔性化、无人化、智能化,厂外供应协同化、服务实时化,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率、绿色和安全水平,加速我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二、5G扬帆进入收官之年,网络及应用规模全球领先
2023年是5G应用扬帆的收官之年,也是应用规模化“走深向实”的关键一年。扬帆计划发布三年来,我国初步构建了央地联动的5G应用的政策环境,工信部、国家能源局、文旅部、卫健委、教育部等通过联合发文或优秀案例征集等方式推动5G应用发展,全国共累计推出900余个5G相关政策文件,形成从应用落地到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等全维度的产业发展环境。5G应用实现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转变,5G网络规模、应用范围、应用深度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网络方面,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18.9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2.6个,超90%的5G基站实现共建共享,我国5G基站数占全球60%以上。5G移动电话用户达7.1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5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1.7%。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01亿户,5G新通话、虚拟数字人等新应用创新活跃,撬动流量消费稳步增长,5G流量占比达50%。为行业建设的5G行业虚拟专网2.6万个,今年新增虚拟专网5000个以上,初步构建服务行业“一张底网”,覆盖工业、港口、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初步实现与行业原有设施融合,为行业构建了稳定、可靠、安全的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应用方面,5G呈现门类、数量、主体、价值、影响力的“五提升”的发展格局。依据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的数据统计,我国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7个,占比近7成,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应用项目覆盖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首次实现了全国所有地市的覆盖,在全国2149家医疗机构、6948家工厂企业、691家采矿企业、547家电力企业中得到应用,初步形成5G+AGV、5G+机器视觉、5G+远程操控等十多种高价值、规模化应用的场景和解决方案。
5G应用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在煤矿行业,借助5G技术实现矿区机器替人,现场作业人员平均减少约30%以上。在电力行业,依托5G提升光伏消纳能力,浙江一省预计每年可减少约1340万吨二氧化碳。在影响力方面,“绽放杯”连续两年开展国际赛道,共收到来自南非、法国、俄罗斯、印尼、沙特、新加坡、日本、柬埔寨和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6个参赛项目,成功推动中国5G经验走向世界。
三、5G 应用逐步进入核心控制域,全环节、全流程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5G应用呈现“从外围向核心、从单环节向全流程、从点状部署到片状应用”发展态势。
第一,5G应用逐步从质检、运维等管理环节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管理、产品服务等全环节覆盖,如格力高栏港工厂,实现5G全面覆盖,围绕原料质检、原料上线、成品组装、成品质检、成品仓储、园区管理等家电生产全流程6大核心工序25个子场景应用,打造了5G“黑灯工厂”。
第二,5G逐步从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现场辅助装配、无人智能巡检等辅助环节可复制场景逐步向5G 云化PLC、5G无人驾驶、5G协同控制等核心控制环节渗透,施耐德利用 5G PLC来实现柔性产线,单次换型时间小于15分钟,最终节省了50%的占地面积,提高了12%的产出,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20万元/每年。
第三,5G逐步从企业的单条产线、单个车间逐步向全工厂、全集团、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围绕江苏时代,将5G生产网延伸至上游厂家,下发产品工艺参数,驻场设备远程入网,监控采集并实时传输每工序测试数据,动态调整工序参数,实现5G 原材料溯源、产能监控、工艺管控等。
四、5G 融合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打造融合新空间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以5G行业终端、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为代表的5G融合产业体系。在行业终端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共发布5G模组214款,CPE 235款,工业网关/路由器92款,较同年同期分别上涨31.29%、34.29%与87.76%。随着工信部《关于推进5G轻量化(5G+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的发布,5G RedCap逐渐进入到商用期,移远、鼎桥、广和通、移动、电信、联通等纷纷发布5G RedCap模组,5G开始抢占传统的4G及NB的物联网等场景市场,5G模组的价格由原来的400多元下降到200元左右,降幅达到近50%,行业终端的价格也由千元级下探到百元级,终端类型也逐步丰富。
在5G网络方面,得益于5G行业定制化、轻量化网络设备的上市,5G核心网的价格由原来的百万级别下降到小几十万级别,5G MEC等网元设备逐步与行业传统设备融合,推动5G行业虚拟专网逐步从行业的“补充网”向“打底网”转变。在网络产品研发方面,轻量化、定制化、开放化成为发展方向,矿山行业的5G隔爆基站、轻量化核心网、对外能力服务平台等设备逐步成熟并开始商业部署,同时业界也在加速研发5G确定性网络,通过双发选收、LAN等技术提升网络对行业核心业务的承载能力。
在5G应用解决方案方面,解决方案以成为跨界融合的“纽带”和“价值彰显点”。5G应用解决方案初步形成“通用型+行业定制型”双层产业供给体系。通用型5G应用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修改上层软件算法(图像识别、图像拼接、机器人控制规划等)实现跨行业使用,如5G+AGV、5G+机器视觉等,主要的供应商为运营商、ICT企业等;第二类为行业定制型5G应用解决方案,主要是单一行业使用,如5G矿山远程掘进、5G配电自动化等,主要供应商为行业原有解决方案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批高价值的5G应用解决方案和高水平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5G应用产业方阵第一批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征集工作中,有201家的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参与申报,覆盖我国2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五、5G应用规模化需抓住新型工业化基于,系统化、协同化推进
虽然5G应用呈现规模推广的态势,但是受限于5G整体部署成本仍较高以及商业价值显性度不够等因素限制,5G应用仍处于“爬坡过坎”期,5G应用规模化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供给侧及需求侧进行“双向奔赴”。
从需求侧来说,需要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这个机遇期,以创新带动需求,以标杆引领拓展,实现5G规模化复制。首先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原有信息化设施的融合,打造新型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行业全流程、全周期的数据流通。加快5G在企业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营销链协作等领域深度融合探索,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协同等核心环节,开展5G技术场景适配验证,挖掘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分行业形成可以规模复制的典型应用模板库和标准化解决方案。同时发挥行业龙头及链主的带动作用,实现5G应用从头部企业向中小企业渗透。
从供给侧来说,需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构建高质量的5G融合供给体系。首先鼓励运营商等ICT企业与行业龙头构建新型融合研发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化制定,提升5G网络的确定性和融合性,实现5G与行业装备及系统的融合研发。聚焦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行业装备,持续推动5G与装备的融合,通过5G RedCap、行业定制化核心网及基站等降低5G网络及终端成本,面向工业、电力、矿山等形成5G通用型及定制化的融合解决方案,构建形成可以规模推广的5G融合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