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网络智能化创新产品,助力有线宽带质量提升

作者:郑皓月、王静等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3.11.29 15:25 来源:中移智库

摘要

中国移动研究院研发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及智能化新能力。该系列能力可与业界现有宽带质量保障系统融合,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助力有线宽带网络智能化转型升级。

01“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简介

“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支撑中国移动网络经营与考核,面向家庭和(PON接入)政企业务的运营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宽带质量监测、异常发现、故障定界等能力,持续助力省公司提升网络质量。

软探针系统采用“1+1+N”技术架构。1套“软探针平台”提供数据标准化治理、指标可视化监控等功能;1组“AI运维模块”负责业网质量统计分析、智能化运营支持等;N个“软探针插件”负责采集宽带质量数据。

image.png

图1 软探针系统技术架构

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首先,数据真实可靠。探针采集宽带质量指标数据,并直接发送到一级软探针平台。其次,实时性高。系统实时处理宽带质量数据,并提供分钟级故障监测和定界。第三,智能运维效能高。系统采用多种AI智能算法,部分能力可达L4级自智网络水平。

02系统的网络智能化能力介绍

近年来,有线宽带网络的发展呈现如下三方面趋势。首先,网络需保障用户对新兴业务的使用体验。其次,网络稳定性持续增强,每月单用户的中断时长应不断缩短。最后,网络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向L4级自智网络升级演进。根据上述趋势,软探针系统研发如下多项网络智能化能力。

(一)能力一:互联网电视质差识别和定界针对目前电视业务组网结构复杂、对网络性能要求高、业务关联维度多等痛点问题,系统提供本能力。该能力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故障定界精细。支持从三大维度(内容方、CDN、地域)7个层级(牌照方、节目类型、节目ID、CDN服务器、省份、地市、宽带接入服务器),诊断确定故障环节及对应网元,帮助省公司快速排障。

image.png

图2 互联网电视质差识别和定界能力

第二,处理实时性强。在故障发生后,可实现分钟级发现和定界。

第三,识别精确率高。故障网元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5%。

该能力已在软探针一级平台运行,覆盖全网互联网电视用户,同时该能力在智慧中台上也已获多省订购。

(二)能力二:有线宽带上网慢智能识别-质差用户发现

针对目前家庭网络中“上网慢”类问题发生频率高,易引起用户投诉,但家庭网络监测手段少等痛点,系统上线本能力。该能力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识别用户上网慢问题。通过分析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多维指标,基于自研智能算法,该能力可检测上网业务中的感知“慢”问题。

第二,主动甄别网络隐患。先于用户投诉发现隐患,有效压降投诉率,提升用户上网满意度。

第三,定位质差因素。有效识别网络质差原因,给出关键质差因素,指引装维人员提升上门修复效率。

目前该能力的质差挖掘效果超过现网专家级水平。

(三)能力三:有线宽带上网慢智能识别-质差网站网元发现

针对第三方网站/网元质差问题易引发用户“上网慢”投诉,且该问题动态变化,不易监测,难以评估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等痛点问题,软探针系统研发上线本能力。该能力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覆盖网站多。包含用户访问量较高的千余网站。

第二,实时性高。可在故障发生5-10分钟后,发现质差问题并定界到具体的网站网元。

第三,监测精准率高。通过创新性提出AI新模型,发现质差网站的日粒度精准率超过90%。

目前有线宽带上网慢智能识别-质差网站网元发现能力已在软探针一级平台运行,并在多省完成试点。

(四)能力四:有线宽带上网断问题识别

针对网管系统中存在告警数据繁多、虚警难以甄别等问题,导致运维人员故障排查难度大的痛点,软探针系统上线本能力。该能力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故障定界范围灵活。可实现对BRAS和OLT的故障定界。

第二,故障识别精度高。通过实时动态调整故障监测阈值,故障检测精确率超过90%。

目前本能力已在软探针一级平台运行,实现对多省上网中断问题的检测。

03网络智能化能力特点总结

针对业务多样化、沉浸化,以及宽带网络在稳定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需求,“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的智能化能力可与业界现有宽带质量检测和保障产品融合应用,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覆盖广。可覆盖家庭和(PON接入)政企用户。

第二,成本低。通过创新性的软件智能解决方案,使用本系列能力时无需增设专属硬件。

第三,实时性强。可实现分钟级故障检测和根因定界。第四,精度高。精确率超过85%,超越现网专家级水平。第五,智能化程度高。能力可达L4级自智网络水平。

研究院愿携手各省专公司、合作伙伴,基于极目云智(软探针)系统及网络智能化创新产品,共同助力有线宽带业务和网络质量的持续提升。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