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沈阳“新”“老”电报大楼

作者:曹明明 张刚 责任编辑:孙天 2023.07.21 13:4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沈阳有两座电报大楼,一老一新。

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180号的奉天电报电话局旧址楼,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东北的通信枢纽,在建国前被沈阳市民称为“老电报大楼”。

1689918223065071690.png

图片说明:奉天电报电话局旧址楼

1945年8月,沈阳光复。这个时候的电报大楼,不仅是沈阳收发电报的中心,还是市内电话和长途电话的业务枢纽。

1948年8月,中共沈阳市委城工部接到上级指示:“保护好军工、电讯等要害设施,为解放军入城做准备。”

于是,中共沈阳市委城工部及时将我地工人员刘忠俊、曹达等同志安插到沈阳电报大楼后院两层小灰楼的46号宿舍,并将此地作为保卫电报大楼的总指挥部。

1948年10月25日,我党根据情报获悉,国民党准备炸毁沈阳电报大楼。

据《中国共产党沈阳简史》记载,1948年11月1日,国民党军队出动一个连的兵力强占沈阳电报大楼,在城工部刘忠俊、曹达的领导下,负责保卫电报大楼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及武装部队,与敌人奋力拼杀,终于击退了敌军,历经70多个日日夜夜保卫沈阳电报大楼的斗争圆满结束。

经过战斗洗礼过的沈阳电报大楼,解放后继续作为沈阳市内电话、长途电话及收发电报业务的中枢,为当时沈阳迅速恢复城市功能和重建沈阳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中山路的“老电报大楼”已经成为中国联通沈阳市分公司中山区分局的一部分,并一直在为沈阳信息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着积极力量。

如果将时间齿轮调到上世纪80年代,当说起沈阳的地标建筑,沈阳人一定会想到“新电报大楼”。

1975年12月,沈阳电报大楼正式开工。

1980年6月,沈阳电报大楼竣工。该建筑高60米、共10层,一跃成为当时沈阳市内最高的大楼,也成为当时东北规模最大、技术设备领先的电信枢纽,它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坐落在沈阳市府广场旁,承载着几代沈阳人的记忆,也见证着沈阳通信业的飞速发展。

 1689918223070028833.png

图片说明:建成不久的沈阳电报大楼

沈阳电报大楼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承载长途电话和收发电报的业务,每天都有来这里排队办理业务的市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业务逐步兴起,在家用电话还没有完全普及的一段时间,市民会来到电报大楼拨打长途电话。

后来,通信方式推陈出新,传呼机、“大哥大”“二哥大”、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层出不穷,沈阳电报大楼承载的业务和电信设备也随之换代。

如今,沈阳电报大楼依然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核心机楼,楼内的通信设备不断更新改造,始终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网络设备运行状况也从人工监控变为全自动监控。此外,沈阳电报大楼的一层还设置了中国联通营业厅,可为市民办理通信业务。

1689918223100026583.png

图片说明:如今的沈阳电报大楼

40多年来,这栋大楼见证了我国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沈阳这座城市的快速变迁。通信事业沧海桑田、日新月异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通信人的默默耕耘。而“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通信人,始终坚持着“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通信梦想,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