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9月29日,中国联通公布了2022年智能城域设备集中采购4家中标候选人名单。其中,华为以32.97亿元的报价夺得第一名,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新华三报价分别为31.76亿、30.67亿、27.21亿。
本次集采开标是2022年9月8日,中国联通发布的《2022年中国联通智能城域设备集中采购公告》,招标代理机构为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采购公司该集采拟采购智能城域网设备84929台及现网扩容需求。项目不划分标包,中标人数量为最多4个。
本次集采,应该是2022年三大运营商5G承载网的第一标。
上轮中国联通智能城域设备集采是在2020年,同样是华为、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新华三4家企业中标。根据当时中标结果,华为中标份额估计52%以上,中兴份额估计25%以上,其余部分由烽火和新华三分食。
联通智能城域网优势明显
所谓的智能城域网,是指以通信云DC为核心、采用SR+EVPN技术的智能城域网,也就是中国联通的5G承载网。
以前的城域网络架构在承载5G大带宽、云化、云网融合、SDN业务时面临许多挑战,如成本高、业务编排复杂、难以实现云网融合承载等。为解决以上挑战,中国联通提出了面向5G时代的固移融合、云网一体、物理+虚拟的新型城域网架构。
新型城域网架构,打破独立烟囱式的网络架构,建设融合承载网络平台。其中,新型智能城域网以运营商数据中心(DC)为核心模块,通过引入城域Fabric,将多个DC构建成一个三级Spine/Leaf(叶脊网络)架构的综合业务承载超级数据中心。
通过创新构建Spine-Leaf新一代网络架构,从大二层扩展至三层业务网,应用于城域网架构,打破传统专业边界、支持轻量级协议、支持弹性快速扩展,新架构网络层级平均减少45%,极大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在新型设备上集成SR/切片/时钟等新技术,通过定义融合承载关键技术,能力模型整合和完善SR协议部署,实现全业务融合承载,是业界首个SR/EVPN商用的运营商5G承载网络,支持网业分离。实现跨域跨厂家跨交换/路由设备的端到端SDN系统部署,业务弹性快速发放,开通时间从天级降为分钟级。SDN控制系统部署全国地市,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全国集中管控,项目形成了IETF国际标准提案以及多项专利。采用的设备关键技术全面自研,保障国家网络安全,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推动芯片、协议、设备、平台等端到端自主可控能力建设。
总体而言,新架构的设计思路,是在城域层面构建一张“网络结构简化、网络协议简化、网络设备简化、网络控制和网络管理智能化”的面向5G业务的融合承载的新型智能城域网络。
在《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架构探讨与实践》一文中,作者提到,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的外场试验,展现出诸多优势:
a)新型智能城域网架构可以很好地实现5G、政企、家宽业务的融合承载。
b)新型城域网具有容量大、架构先进的优势。
c)新型城域网通过融合承载可以节省大量机架空间,减少电力消耗。
d)新型城域网可对云业务提供更好的集成承载能力。
e)控制器的引入大大加快了业务开通速度,通过控制器实现SDN差异化业务部署。
联通智能城域网推进成效初显
中国联通从2017年开始新型智能城域网技术研究和方案设计,2018-2019年完成现网试点及部分城市商用验证。
2019年,为了验证新型智能城域网对现网业务的承载效果,中国联通总部联合思科、华为、新华三、中兴等6个网络厂商在广东、北京、山东、江苏、重庆等10个省公司开展了智能城域网的外场试点工程,验证了智能城域网对5G、家宽、政企业务综合承载的可行性,为未来制定城域网架构的演进策略积累了实践经验。
当时,思科还是这场试点工程中合作厂商中的重要一员。今天,国内厂商成为绝对主力。
如今,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项目率先实现了SR/SRv6全业务承载、全网SDN管控、覆盖全国330个本地网的大规模商用部署,项目成果为国内首创,城域网网络架构、管控系统及新型设备核心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2022年3月,由中国联通牵头的“智能城域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目前智能城域网已累计满足40多万5G基站,1.6亿5G用户的承载需求,支撑了联通集团多项创新业务。”中国联通集团智网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彤在今年5月时接受媒体采访曾透露。
除了联通集团层面的总体部署,近年来,联通各地方分公司也积极推动智能城域网的建设和落地。
例如,2020年4月29日,重庆联通联合华为开通全国首个智能城域网5G商用站点,智能城域网网络承载能力较原有承载网增长10倍,单位带宽成本降低75%,并实现与重庆电信共建共享。
从2020年开始,河北联通投入资金4亿多元、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智能城域网的改造,打造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日前,河北联通云网运营中心成功开通全国首例智能城域网接入的云联网跨域电路。
北京联通选取智能城域网做自动驾驶创新。北京联通的5G承载网上每天发生大概数十万条运维数据,通过在网络管控系统中采用AI关联分析,嵌入式AI识别异常网络指标,采用百万级网络指标采集,万级CPU分布式并行计算,秒级采集网络数据、分钟级上报,目前北京联通在智能城域网(5G承载网)设备中已经全覆盖AI,消除了可能存在的隐患,网络质量明显提升。
随着联通在智能城域设备集采结束,预计电信和移动也将有更进一步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