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徐宪平:“新基建”具有六大典型特征

作者:田小梦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20.07.10 15:0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7月9日,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在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举办的“新基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上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具有六大典型特征。

1594364900826018810.jpg

一是技术迭代。像移动通信1G是语音时代;2G是文本时代,支持短信和彩信;3G是图片时代,支持视频通话和移动互联网;4G时代迎来了高清视频。现在5G时代已来,6G研发已经开始启动。我们可以看到移动通信是不断迭代升级的,因此新基建一定要是一个开放系统,互联模式,来应对迭代升级的变化。

二是软硬兼备。传统基础设施主要依靠物理空间,依靠火车、公路、飞机,以人员和物质为全虚对象。而新型基础设施则以数据和物品为对象,既有硬件,包括高端芯片、传感器,又有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三是数字驱动。数据是未来社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已有过去的经济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数据驱动,用来引领技术流、智能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

四是协调迎合。新基建的网络是以感知、全虚、乘除、计算、应用为主,其线上、线下互联网与物联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融合。

五是平台聚力。由于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聚集能力,因此互联网平台型的企业和平台型的经济可以快速的崛起,如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引擎的平台、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平台都产生了很多的头部企业。

六是价值赋能。新基建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水平,特别是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赋能了更多更新的动能。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