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云管端边”架构,挖掘5G+物联网的无限价值

作者:梅雅鑫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9.05.21 10:3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5G的能量已经逐渐释放,而5G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中国信通院的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5G将直接创造近5000亿的商业价值;预计2025-2030年5G直接创造的价值将分别达到3.3万亿和6.3万亿,间接创造的市场价值是这些价值的两倍,未来更将形成十万亿级5G生态市场。

这些重磅的数据在“201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的分论坛--5G+物联网标准论坛上引发了热议,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亚琼表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最终价值,要落到场景化的应用上,通过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技术的产能转化。

1.jpg

唐亚琼表示,中移物联网在过去6年中一直进行基础能力建设,构建了云、管、端、边相对完善的架构。中移物联网依托于云、管、端、边的基础能力,通过生态商城、众包和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深耕物联网应用。

云:构建一体化平台OneNET,赋能端到端行业应用

OneNET是由中国移动打造的PaaS层物联网开放平台,解决协议适配、海量连接、数据存储、设备管理、规则引擎、事件告警等应用开发的共性问题,降低应用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促进传统企业应用创新升级。唐亚琼从AI、视频等方面介绍了OneNET平台的强大功能。

OneNET AI可以根据行业需求提供人脸检测、人脸对比、图像抄表、车牌识别、图像内容测评、图像增强、图像去雾、运动检测等能力,OneNET以API的形式,为客户提供更贴近用户的解决方案。

同时,OneNET AI通过云平台可以实现7×24小时的服务,通过API调用的情况实现弹性的服务支撑,保障服务的稳定性。除此之外,OneNET还可以提供机器视觉、智能语音、虚拟现实等AI能力,提供面向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开发,从而赋能各行业新兴应用,助力产业进入全新的AIoT时代。

OneNET Video视频能力也是中移物联网持续打造的核心能力之一。目前,OneNET视频平台可以实现视频设备的接入、视频的推流、播放和分发存储等。中国移动将AI、视频能力和边缘计算结合,广泛应用在智慧工地、智慧园区等场景,当前已有数十个应用案例落地商用。

管:基于OneLink,优化智能管道建设

在智能管道建设方面,中国移动于2014年推出的自主连接管理平台OneLink,目前该平台具有物联卡的全生命周期自主服务、API应用集成、国际业务、NB-IoT、安全防护、无方大数据平台等六大能力,200余种API,能够实现280多个国家的流量互通,并与AT&T等4家运营商实现了空中显卡能力的对接。

唐亚琼介绍,目前OneLink平台连接数为4.9亿,API每日达到3.3亿次,服务集团用户数是11万。OneLink开放平台的初衷是要解决物联网海量设备连接过程中各种异购设备多协议的适配,海量数据的接入、存储、规则引擎、事件告警等应用开发共性问题,让企业越来越高效,提升开发能力,降低开发成本。

依托OneLink平台,持续打造OneNET合作伙伴认证计划,利用“卡+平台+模组或者芯片终端”的模式,联合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和垂直行业的方案商,为用户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端:发展芯片模组,拓宽物联网入口

在模组方面,中国移动发布了自主模组品牌OneMO,推出了2G、4G、NB-IoT等多种通信制式的模组,支持准车规级、工业级、消费级等多行业要求,目前自研模组达到18款,2018年销量排名国内模组市场前五。2019年还将推出mMTC、5G模组。

在芯片侧,中国移动也将持续构建通信芯片和安全芯片方面的能力。目前已经具备通信芯片的设计、封装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产能达到每年3000万。中国移动推出了多款针对物联网市场的M2M卡芯片,以及支持2G/NB-IoT/4G的M2M物联网通信芯片,打造了高性价比的SE-SIM安全芯片体系,构建更加安全的物联网世界。

通过模组和芯片侧持续的投入和推动,不断降低端侧物联网应用的门槛,推动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落地。在终端设备侧,为适应行业的需求,中国移动围绕智能家居、车联网、穿戴、能源电力等6个方面推出约231款终端产品。

边:OneNET Edge助力实现边缘智能化

物联网感知能力是智慧城市各行业的基础,支撑着设施的海量的接入,数据采集以及清洗,唐亚琼介绍,OneNET Edge平台可以渗透垂直行业,持续推动物联网的边缘智能化,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OneNET具有开放架构,兼容多个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嵌入式的终端大到云计算服务器,不同算力的硬件,支持200多个从终端到协议的接入。

第二,边缘智能化,设备侧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在边缘侧实现自动的决策和自动的反映,使得边缘的设备具有智能化的能力。

第三,低时延和高安全性。相对于云端服务而言具有更快服务的响应能力,满足不同行业对业务的实时性和安全保护方面有非常高要求的需求。

第四,支持云边协同。把核心能力推送到边缘侧,通过OneNET Edge平台形成模型,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推理,从而实现在边缘决策的自主。

唐亚琼表示,运营商主要是在平台层和网络层提供核心能力支持。在指挥层、应用层和感知层需要运营商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落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相继落地,合作方能共赢

中国移动打造的“1+2+N”的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就是最好的应用案例,依靠3D和AI的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的运营监控中心,实现在智慧城市管理,对市政、环保、公共安全、消防等各个垂直行业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以及突发情况的应急指挥调度,在平台层构建大数据能力中心和物联网感知能力中心。

车联网是5G非常重要的应用的方向,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车联网方面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及车联网架构体系的搭建,努力构建人、车、路联动的辅助驾驶的基础。中国移动通过“边缘+区域+中心”的三级架构,将传统通信网络升级为“通信+计算”新一代网络,设计并研发车联网V2X多级计算平台、路侧单元RSU及车载单元OBU,并通过技术试验与应用示范,推进C-V2X技术成熟。

唐亚琼最后表示,物联网产业链长且复杂,各方涉及到的产业链的合作伙伴的角色也很多,商业模式也非常复杂,不管一家企业多么的实力雄厚,也没有办法一家独大,必须和更多的产业链和合作伙伴合作共赢,共生。

未来,中国移动希望依托“云、管、端、边”等网络的能力、中国移动的渠道、品牌和创新方面的网络等开放给产业链合作伙伴,联手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共同创造出更多的物联网应用,释放5G的价值。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