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指纹识别算法半壁市场后,“瑞典PB”攻破假指纹难题

作者:鲁义轩 责任编辑:孟月 2017.05.24 15:41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自从苹果在iPhone 5s上率先标配了指纹识别,推动了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应用后,一时间指纹识别市场聚集了众多的产业链企业。

1.jpg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是指纹识别技术迅速在手机等终端上普及的一年,这也带火了一大批指纹识别芯片/传感器、指纹识别算法企业,其中,瑞典指纹算法厂商Precise Biometrics(PB)的方案,就在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所上市的208款带有指纹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中占据了一大半份额,55%的终端都采用了PB的Precise BioMatch Mobile 解决方案。进入2017年,这家低调却市场迅速扩展的指纹算法厂商,在防范假指纹等新技术上做了更多考虑,试图用软件技术来更为灵活地解决指纹识别的“硬伤”。

据了解,目前终端产品对于指纹识别算法的采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购软硬件一体芯片方案(方案提供商采用自有算法),例如国内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方案就是自有算法;另一种就则多是对指纹识别算法+指纹传感器进行组合采购。因此,为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服务满足终端的各种需求也逐渐成为PB的强项。据悉,包括高通、三星、金雅拓等,PB已于传感器厂商、安全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共27家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5月23日,Precise Biometrics大中华区业务发展及销售总监陈昭逸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据陈昭逸介绍,这家1997年成立于瑞典的公司,拥有20年指纹软件研发经验,产品与技术被集成在诸如谷歌、华为、 HTC、联想 、中兴和小米、OPPO等40多家厂商的数百款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1.6亿张身份证上。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布局,使得PB的指纹算法已经成为传感器厂商的业界标准。中国,已成为PB的核心市场。

2_副本.jpg

陈昭逸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指纹识别技术的需求:2016年,全球指纹传感器总出货量超过6亿台,中国市场就占据了30%;2017年中国的市场总需求量将达到3.5-4亿台,比2016年翻一番;2016年中国的指纹识别需求主要来自高端手机,2017年将逐渐渗透到中端产品,2018年全面普及到低端市场。

陈昭逸称,除了手机和平板,支付卡以及其他带有指纹传感器的产品也将在2017年呈现出对指纹识别算法的巨大需求,例如每年全球将发行或替换30-40亿张信用卡,新的信用卡也有望加入指纹识别技术来提高支付效率、增强支付安全。近日韩国某银行推出的全球第一张含指纹感应器的银行卡,用的即是PB的嵌入式指纹识别方案。据悉,Precise BioMatch Embedded嵌入式方案还可用于个人认证令牌、电子钱包、移动支付、枪锁、门锁等设备。几乎涵盖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大部分指纹软件市场。

进入2017年,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能成为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其中,防止假指纹及活体指纹识别能力越来越重要。2020年,60%的金融交易都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验证来实现。

Precise Biometrics大中华区资深技术经理董铭仁介绍,目前识别假指纹有两大方案,一是硬件模式,需要有专门的硬件设计,与生物识别传感器进行整合;另一种是软件模式,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出真假指纹判断。Precise Biometrics 的活体识别软件对活体指纹和假指纹之间的基本图像差异可以进行分析,算法可以进行修改和定制,实现高准确度地识别假指纹。

可以看出,针对2017年的指纹识别市场,活体指纹识别已经是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重心。近期,Precise Biometrics收购了美国反电子欺骗软件专家 NexID Biometrics公司,也是其增强反金融诈骗的举措之一。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