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祁峰:SDN/NFV回归商业价值,“云化网络”成为产业发展共识

作者:黄海峰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7.05.02 20:24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SDN/NFV产业发展瓶颈,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近期指出,SDN/NFV尚处于半封闭软烟囱群阶段,大网规模应用时机尚未到来。对这些情况,华为是如何理解和应对呢?近期,中国SDN/NFV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祁峰向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详解了网络转型所处状态、面临问题以及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

 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祁峰_副本.jpg

技术驱动网络转型面临挑战

从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运营商和企业的IT基础设施从私有云走向公有云,并在混合云上的占比越来越高。运营商发力5G、IoT、大视频等,新业务不断涌现,对网络架构的开放、智能、实时性提出很高要求。

但如今运营商和企业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此前业界普遍看好SDN/NFV技术能带来网络转型的红利,事实上远远没有达到产业的预期。“最关键的原因是SDN/NFV一直是技术驱动,不是商业驱动,运营商和企业并未借此实现在商业上的新抓手。”祁峰分析。

对当前产业发展具体的问题,祁峰从四个维度做了总结。一是商业驱动不够。SDN/NFV真正走向商业成功,必须解决商业驱动的问题。二是目标网络架构没有形成共识。在运营商网络场景,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运营商,没有构建一个统一的目标架构。三是运营商从传统网络走向云化网络的过程,尚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四是产业界普遍关注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但两者没有有效协同,标准定义过于碎片化。

超越SDN,构建全面云化网络

针对运营商部署SDN/NFV的挑战,华为又是如何应对?祁峰表示,首先,从商业驱动维度看,业界要考虑清楚一个目标,即“网络要使能最终用户的ROADS体验”。华为全联接世界的目标就是在智能社会时代,联接所有的人、物、家庭、企业,实现万物互联。用户体验不仅是业务本身,还应该包括业务的购买和使用的全过程体验。

其次,业界需要形成共识,网络云化是非常关键的核心基础,应该是网络最终的发展目标。从ICT基础设施转型的来看,网络云化既是基础,也是目标。云计算1.0和2.0是存储和计算决定网络架构,需要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而云计算发展到3.0,当超核和大型数据中心都建好后,分布式的计算和存储会随着网络结构进一步向边缘覆盖,这时网络会成为整个ICT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网络重新定义存储和计算结构。

再次,运营商网络要走向智能、敏捷、高效、开放,只有通过网络云化才能实现。运营商要真正构建敏捷的目标网络,需要先易后难、逐步演进祁峰建议运营商可以通过类似SD-WAN/CloudVPN overlay等技术,逐步优化网络,实现网络的敏捷性。

最后,标准组织与开源组织要有效协同。电信行业基于标准组织形成产业共识,构筑产业链平台,同时加速产业规范和成熟,加速产业规范很重要。但现实是标准发展落后于开源组织发展,而只靠开源也不行。可见标准“拖了”产业的后腿,需要发力和改进。

总结来看,在推动云化网络成熟落地方面,华为提出的举措包括:商业驱动、逐步演进以及统一架构。

因为云化网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业界共同定义,才能实现稳定统一的架构。统一架构和标准对实现网络云化至关重要,标准组织在定义统一架构和接口标准上大有可为,同时吸收开源组织的贡献,可以加快整个云化网络标准的成熟。

因此,华为呼吁整个产业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构建云化网络,激活产业生态,共同做大市场,以云化网络拥抱不确定性未来。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