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or空想:KDDI欲全面接管用户数字化生活

作者:王峰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6.09.08 09:29 来源:山西移动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日本运营商率先构筑的移动互联网“围墙”,曾经让跟随模仿的中国移动受益匪浅。即使在全世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日本运营商也始终掌控着互联网支付入口和主要产品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日本运营商可以被称为“拥有网络的互联网企业”。

一直以进取者姿态出现、在日本排名第二的运营商KDDI,制定了“野心勃勃”的高速发展战略,其做法对于国内通信信息产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产业环境糟糕透顶

通常来说,信息通信产业收入与GDP具有较为密切的正相关性,过去十几年,通信收入增加主要来源于“人口红利”。而在这两个方面,日本的通信产业环境可以说是糟透了。

一方面,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泥潭”后,2016年日本宏观经济仍没有起色。日本内阁府近期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GDP修正值,排除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GDP与前一季度相比增加0.5%,按照年率换算则增加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日本经济复苏步伐表示忧虑,指出“已失速”。

另一方面,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低。日本总务省近期发布截至2016年6月1日的最新人口数据,日本全国人口数达1.27亿,较年初下降8万人。15~64岁适龄人群占比仅为60.3%,到2025年日本劳动力缺口将达583万人,人手不足将制约经济增长。

KDDI逆势增长

但是在这样恶劣的宏观环境下,作为日本运营商中非常有创新精神的KDDI,却一直在逆势增长。

2014~2016年,KDDI连续3年实现营业利润两位数增长,股息支付比率达30%以上(见图1)。截至2016年3月,KDDI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净利润同比增长24.9%。au品牌用户达4591万户,其中au Smart Value用户增长24%,au Smart Pass用户增长12%。UQ WiMAX用户同比增长89%。

1  KDDI近年来财务表现

要知道,过去几年全球运营商都陷入了低谷,全球领先运营商平均收入负增长,利润率更是不断下滑。2015年全球运营商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收购,而非通信主营业务。

不同于国内运营商的收入细分方式,KDDI是按照市场区分其收入结构的,其中个人业务占比高达71.9%,而个人业务收入的增长也决定了其整体收入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KDDI的企业业务收入近两年一直都是负增长,这样的发展态势与KDDI的新3年战略一致。KDDI的具体收入增长如表所示。

表  KDDI的收入构成

KDDI的高速增长野心

2016年3月,KDDI发布了全新的3年规划,更能彰显其高速发展的野心:未来3年(2017~2019年)KDDI的营业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7%,股息支付比率由之前的30%以上提升到35%以上,预计实现3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海外并购。

KDDI的发展速度目标远远领先于日本GDP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我国GDP增长计划),KDDI的目标是令人吃惊的,可以称为“高速发展计划”,那么支撑这样战略目标的具体战略举措有哪些?

KDDI的新3年战略

2016年5月,KDDI发布了新的3年发展目标,表示要逐步转变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角色由“电信公司”到“生活设计公司”的转型。未来3年,与“3M战略”联动,重点推出“生活设计战略”,努力实现公司的角色转型。

KDDI新的战略强调3个发展方向:一是深化“3M战略”,二是最大化“au Economic Zone”,三是大力发展国际业务。

1.“3M战略”旨在扩大收入和利润

为应对营业收入下滑的趋势,2011年4月KDDI提出“3M战略”,以扩大收入和利润,刺激国内电信业务的持续增长。“3M战略”具体是:Multi-Use,通过更优质的数字化应用,创造新的用户体验价值;Multi-Device,通过更丰富的终端产品,提升智能手机渗透率,同时巩固物联网发展;Multi-Network,通过更智能、更丰富的网络环境,深入推进捆绑业务。“3M战略”的具体内涵如图2所示。

图2  KDDI的“3M战略”

2.重点体现生活设计战略的au Economic Zone

与大多数运营商较独立地运营移动通信业务有所不同,KDDI为其全业务体系建立了“au”、“TU-KA”、“Telephone”、“For Business”和“DION”五大服务品牌。其中“au”是移动业务品牌,2012年3月KDDI推出移动业务的两项核心业务,包括固移融合的“au Smart Value”业务和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及内容的“au Smart Pass”业务。

在新3年战略中,KDDI又提出了最大化“au Economic Zone”,希望借此实现向生活设计公司角色的转变,为每个生命阶段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加强平台提升用户体验价值的能力。

“au Economic Zone”的目标是要实现在智能手机、au ID、au WALLET基础上的“au 生活设计”(au Life Design),包括移动电话、固话、食品、日用品、电、保险、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同时,扩展线上、线下渠道,实现全渠道运营。“au 生活设计”的具体内涵如图3所示。

3  “au 生活设计”的具体内涵

其实现方式,是要以用户群为基础,增强结算平台和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力,即利用结算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解读用户数据信息(客户数据、购买数据、产品数据)。

图4  “au Economic Zone”的实现方式

简单来说,KDDI的野心是要以支付为核心,接手日本用户的全部数字化生活。

3.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加速提升全球用户规模

KDDI的国际业务分为两种角色。

一是继续投资运营商领域,比如缅甸市场。KDDI在缅甸有1800万用户,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5%,其在3G网络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网络已完成3G升级,KDDI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推出4G LTE网络服务。

二是定位为高级数据中心运营商。在这一发展思路下,KDDI化身为全球性通信技术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一站式网络建设方案、IT环境构筑、数据中心搭建、SaaS级云服务提供。

在数据中心搭建方面,目前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24座城市建立了48处数据中心,截至2016年3月,数据中心覆盖面积已达44.7万平方米。

观察

独特市场环境助KDDI提升战略地位

KDDI由“电信公司”转型为“生活设计公司”的战略设计是非常大胆的,如果在欧美或中国市场,甚至完全不可能实现。

在北美,ICT产业处于充分竞争状态,运营商的创新性明显弱于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完成了从资本到用户流量的原始积累,丰富的商业模式使得互联网企业完全占据了个人数字化市场,运营商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甚微。

但是如本文开篇提到的那样,日本信息通信产业较为特殊。首先本土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慢,互联网行业并不是非常受资本的青睐。其次,日本人民具有非常稳定的隐私观,日本人非常信任运营商,因此日本用户在通信入网时就将个人银行卡信息与通信账户绑定,之后很少再加入其它互联网支付方式或注册互联网服务,所以运营商掌握了支付和主要的商业入口。最后,日本运营商掌握着很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从而能够非常稳固地构建平台,比如日本运营商的钱包业务就是一个代计费的平台。

因此,日本运营商的这些产业环境优势是其它国家运营商难以复制的,KDDI究竟能否实现全面接管用户数字化生活的宏伟目标,我们拭目以待。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