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工信声音】徐晓兰:着力构建工业互联网国家创新体系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9.03.08 10:47 来源:人民邮电报

1552013270789051451.png

2019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将携数个提案上“两会”。

徐晓兰在提案中指出,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工业互联网是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2017年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互联网+”,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这对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201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2019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再次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徐晓兰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启动,在框架、网络、平台、安全、标准等方面已取得一定初步进展,但总体发展水平及现实基础仍然不高,尤其表现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新业态新模式探索进展较慢、创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方面。基于此,为充分把握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格局未定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窗口期的历史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形成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新动能,徐晓兰提出着力构建工业互联网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如下:

一是开展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软硬件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PON)、时间敏感网络(TSN)、工业无线、低功耗广域网、软件定义网络(SDN)、标识解析等关键网络设备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智能网联装备领域,推动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研发创新。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模型集聚特点,支撑推动长期卡脖子的各类工业软件加快突破,打破三维设计、建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数据采集监测、分散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对国外的高度依赖。

二是营造基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推广的工业互联网开源生态。鼓励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建设工业互联网开源平台,围绕工业APP开发、协议转换等共性技术,以及5G、边缘计算、深度学习、增强/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培育形成吸引多方创新主体和开发者,汇聚大量开发工具和中小企业的开放生态,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形成不同的标杆示范。依托工业互联网开源平台建设多种类型的开源社区或开发者平台,逐步融入国际化发展,面向全球组织举办鼓励开发者创业创新的大型赛事活动,持续凝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活力。

三是围绕国家级工业数据资源池形成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中央与地方联动、全国与区域协同的国家级工业数据资源池,以工业数据的资源管理和价值提升为核心,形成不同层级和辐射范围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起步选择部分国内制造业重点集聚区域,以区域重点企业工业互联网实现水平和发展态势的数据采集和观测为主,逐步扩展至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物流仓储、上下游供应链等各个层面。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不同特性,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产业全要素泛在互联,促进工业数据开放流动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资源优化集成与高效配置,支撑工业应用创新升级与推广普及。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